2022年我国大陆出生人口跌破千万,降至956万,这已是多年新生儿数量下降。
国家已经出台多项政策鼓励生育,如深圳拟发育儿补贴:生育第三孩累计补贴1.9万元。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保证新生儿出生质量,新生儿相关筛查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比方NIPT,SMA,脆性X,耳聋,地贫,子痫等等。
相关公司也进行了更多的布局,如亚能生物在2022年12月获批SMN1试剂盒获批,更多SMA信息可参看:SMA分子诊断市场分析
今年1月份达安子公司达瑞生物获批国内首个基于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进行耳聋基因检测试剂盒。我们今天就盘盘耳聋基因检测市场。
01 耳聋致病因素
耳聋是常见的致残性疾病,是我国仅次于先天性心脏病的第二大出生缺陷疾病。
我国有听力障碍的残疾人高达2780万,其中0-6岁的听力残疾儿童约13.7万,每年新生听障儿童2-3万。
先天性耳聋在新生儿期的发病率为1‰~1.86‰。耳聋是由遗传因素和/或环境因素共同导致。
在我国听力残疾人群中,约有60%是因为遗传基因缺陷引发耳聋,大量迟发型听力下降患者是由自身基因缺陷致聋或者由基因缺陷和多态性等原因造成对致聋环境因素敏感而致病;有20%是因为环境因素致聋,包括致聋性药物、感染、噪音污染等。
02 耳聋基因检测位点
目前已发现的耳聋相关基因300余个。在正常人群中约有5%-6%的人至少携带一种耳聋基因。
我国解放军总医院聋病分子诊断中心从2003年起在我国28个省市开展的大规模耳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遗传性耳聋常见的致聋基因主要是GJB2、SLC26A4、12S rRNA及GJB3。
2019年3月颁布的《遗传性耳聋基因变异筛查技术专家共识》也指出至少对GJB2、SLC26A4、12S rRNA 及GJB3这4个基因 9 个突变位点进行检测。
《孕期耳聋基因筛查专家共识(2022年)》指出:建议至少筛选孕妇基因组DNA中4个基因(即GJB2,SLC26A4,GJB3及线粒体MT-RNR1/12S rRNA)的20个变异位点。
1)GJB2:先天性耳聋
GJB2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GJB2编码在耳蜗中表达的缝隙连接蛋白Cx26,是内耳毛细胞维持生存和功能的必要因素。
GJB2是我国最常见的耳聋致病基因,大多数人表现为先天性聋,且多表现为重度或极重度感音性聋。
如果及早发现GJB2耳聋患儿,可使用助听器、人工耳蜗等方式帮助其建立必要的语言刺激环境,则可使语言发育不受或少受损害。
2)SLC26A4(PDS):“一巴掌致聋”
SLC26A4基因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SLC26A4(PDS)基因突变可导致内耳发育最为常见畸形--前庭水管扩大,从而导致内耳毛细胞功能损失造成耳聋。
SLC26A4基因突变的一部分孩子在出生时听力正常,但在成长过程中若遇到外力撞击、颅内高压等因素(如头部外伤、感冒、噪音等)可能会出现前庭导水管扩大的现象,导致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因此又被称为“一巴掌致聋”。
此类患儿应尽量避免上述诱因,减缓耳聋的发生。
3)12S rRNA:一针致聋”
12S rRNA为线粒体遗传,表现为母系遗传,即母亲将线粒体DNA传递给她的子女,但只有其女儿能将其线粒体DNA传递给下一代。
线粒体基因MT-RNR1(12S rRNA)为药物性耳聋基因,携带该基因突变的人群对氨基糖苷类药物敏感,如果使用了这类抗生素,可导致“一针致聋”,并且这种药物性致聋往往是不可逆的。
常见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有链霉素,卡那霉素,核糖霉素,庆大霉素等。
4)GJB3:后天性耳聋
GJB3基因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GJB3基因是由我国夏家辉院士克隆,编码的Cx31缝隙连接蛋白也是维持内耳正常听觉的关键因素。
Cx31缝隙连接蛋白功能受损会引起钾离子再循环障碍,影响内耳毛细胞的功能,导致听力下降。
GJB3基因与高频听力损失相关,但40岁前发病者罕见,携带该基因突变的人群应注意保护听力,尽量避免噪音等容易诱发耳聋的因素,以免导致后天性耳聋。
03 检测市场容量
防聋治聋一般需要三重筛查:
一级筛查为婚检孕前普筛,检查夫妻双方是否携带耳聋基因,提供生育指导;
二级筛查为孕检,在产前进行干预和筛查避免耳聋患儿降生;
三级筛查为新生儿出生 72h 内筛查,提前发现迟发性和药物性耳聋将被动治疗转为提前主动预防。
假设每年新生儿1000万,耳聋基因检测的费用在 300 元左右,也是30亿的市场容量。如果再考虑孕检市场,婚检市场,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考虑渗透率问题,则也可以参考NIPT市场,这一个项目就至少养活两家上市公司。虽然耳聋基因检测费用远没有NIPT收费高,但理论筛查人群更大,也是一个巨大的十分诱人的广阔市场。
04 耳聋基因检测技术
目前在临床上已使用的遗传学检测技术包括基因芯片技术、测序技术(NGS)、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反向斑点杂交技术(RDB)、实时荧光检测技术等,此部分内容可参考次条文章《耳聋基因检测技术现状》,在此不再赘述。
05 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耳聋基因试剂获批上市的相对比较少,从NMPA官网可以查到以下信息:
2023年1月28日NMPA官网数据
根据国信证券调研显示博奥生物是该细分领域的龙头,占据50%的市场份额,华大基因排行第二,约占据 20%,凯普生物约占据10-20%。
1)博奥生物:微流控芯片法
二十三项遗传性耳聋相关基因检测试剂盒(微流控芯片法)
产品特点:
覆盖全面:4个基因/23个位点
操作简单:手工操作少,自动化程度高
检测快速:仅2小时可出具检测结果
通量灵活:通量灵活,满足不同样本量检测要求
灵敏度高:最低可检测2ng/μL全基因组DNA
样本全面:检测样本包括全血、干血斑
2)华大基因:二代测序平台
华大基因升级版耳聆可®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可检测项由4个常见耳聋基因、20个高发突变位点拓展至22个耳聋基因、共计159个明确致病突变位点,耳聋基因筛查综合检测能力提升60%。
耳聆可®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服务已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500多家医疗机构和250多家科研机构,其中三甲医院80多家。
3)凯普生物:PCR+低密度基因芯片导流杂交平台
产品特点:
一次性检测遗传性耳聋4个基因13个突变点,非综合征耳聋检出率>85%
可检测出杂合、纯合及复合杂合突变位点
新生儿取几滴足跟血,成人仅需2ml外周血即可完成实验
完成整个检测仅需3.5-4小时
4)山东英盛:荧光PCR法
产品特点:
权威认证:NMPA三类注册,ISO13485认证。S型扩增曲线,与测序结果100%一致
定制筛查:位点可拆分,产前、孕期、新生儿、听障患者等不同人群针对性检测,更加人性化
覆盖全面:先天性耳聋、迟发性耳聋、药物性耳聋相关基因的热点突变
简便快速:现有PCR仪即可检测,人工操作少,易学易用,稳定性高,易判读,1.5小时即可提供检验报告
5)达瑞生物:MassARRAY质谱技术
产品特点:
覆盖全面:单孔检测4个基因20个位点
操作简单:检测试剂盒+MassARRAY操作系统+数据分析软件
准确率高:分型结果与sanger测序法结果一致率达99.99%
通量灵活:96孔芯片可以分批使用,单次上机检测1或2张芯片
性价比高:使用常规PCR试剂,无需荧光探针
通过以上信息可以看出:通过耳聋基因筛查,可早期发现遗传性耳聋患者、相关环境因素致聋易感者及潜在的耳聋生育高危群体,从而实现遗传性耳聋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及早预警。
从公司端看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华大基因:截至2018年年底累计提供耳聋基因检测超过217万例;截至2021年底,华大基因已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常见耳聋基因检测超过494万例。
仅仅华大基因2019-2021年3年时间提供277万例检测,检出约15万人携带常见耳聋基因突变,为精准防聋控聋提供解决方案,有效控制耳聋的发生发展。
此前耳聋基因检测多为政府牵头并买单,相信后面会进一步加大投入。而民众也会逐步关注并进行相关的新生儿筛查。
除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婚检、孕检市场将是更大的市场。
坚定看好耳聋基因检测在内的新生儿筛查领域。
参考文献:
1. 各公司官网及其公众号
2. 孕期耳聋基因筛查专家共识(2022年)
3. 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规范[J].中华医学杂志,2021.
4. 遗传性耳聋基因变异筛查技术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