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门话题 » 正文

人乳头瘤病毒(HPV)正确采样检测方法

一个小拭子,一次科学规范的检查,可能是女性预防宫颈癌最有效的武器。宫颈癌是女性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而约90%以上的宫颈癌都与高危型HPV病毒持续感染有关。从感染HPV发展到宫颈癌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且早期通常没有任何症状。HPV检测正是打破这一沉默威胁的关键工具——它能在病毒导致严重病变前发出警报,为干预赢得宝贵时间。笔者这份HPV检测的全流程指南,将带您了解如何科学、从容地完成这项守护健康的必要检查。

HPV病毒.jpg

一、HPV检测:不只是“宫颈癌筛查”

 HPV(人乳头瘤病毒)是一个庞大的病毒家族,包含200多种亚型。根据致癌风险可分为两类:高危型HPV(如16、18、31、33、52型等)与宫颈癌、外阴癌等直接相关,其中16和18型最为危险,导致约70%以上的宫颈癌,而低危型HPV(如6、11型等)主要引起生殖器疣等良性病变。HPV检测的核心目的是发现高危型感染。通过采集宫颈脱落细胞,就能检测是否存在高危型HPV的DNA。

二、检查前准备:细节决定准确

正确的准备是确保结果可靠的关键。以下时间点需特别注意:

  1. 避开月经期:最佳时间为月经干净后3-7天。

  2.  前3天注意事项:禁止性生活(防止宫颈刺激充血影响结果);停止阴道冲洗、用药或栓剂。

  3.  检查当天:无需空腹,穿着宽松衣物(如裙子、阔腿裤)方便检查,如有急性阴道炎需提前告知医生,严重炎症可能干扰结果。

三、规范取样与送检:获得准确结果的基石

  1. 推荐由专业医护人员使用HPV宫颈采样套装(包含宫颈拭子HPV保存液)进行样本采集。

  2. 应采集宫颈口脱落细胞,采样前用棉拭子拭去宫颈口过多的分泌物,将宫颈拭子置于宫颈口,轻轻搓动宫颈拭子使其顺时针旋转3至4圈。慢慢取出宫颈拭子,将其放入装有细胞保存液的样本收管中。在管口处将多余的刷柄折断,密闭送检。

  3. 样本保存和送检。采集的样本应尽早送检。

四、报告解读:阳性≠宫颈癌

等待报告的时间常令人焦虑。理解术语能帮助您理性面对结果:

  1. 阴性:当前未检出HPV(建议周期性随访筛查即可);

  2. 阳性:16/18型阳性可立即转诊阴道镜+活检;其他高危型阳性(如31、33、52等),若TCT(宫颈细胞学)正常,可选择12个月后复查,若持续阳性则需阴道镜检查;低危型阳性,应关注生殖器疣症状。

  3. 关键认知:“高危型HPV阳性仅代表感染状态,无需惊慌,绝大多数会在1-2年内被免疫系统清除,只有持续感染才可能发展为癌,保持良好心态,遵医嘱,定期监测就行”。

五、筛查策略:不同年龄的应对之道

不同年龄段女性需要差异化的筛查策略:25岁以下女性通常不筛查(除非特殊高风险);25-64岁的最佳方案为HPV+TCT联合筛查(每5年),而替代方案为单独HPV检测(每5年)或TCT(每3年);而65岁及以上女性,若过去10年内每3年1次、连续3次细胞学检查无异常或每5年1次、连续2次HPV检测阴性,且无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或子宫颈浸润癌史,可停止筛查。特殊人群如子宫全切女性无需筛查,有宫颈癌家族史女性建议延长筛查时间。

六、预防组合拳:超越检查

HPV检测仅是防御体系的一环,全面防护需多管齐下:

  1. 疫苗接种:最佳年龄为首次性生活前,45岁前接种仍有益。

  2. 生活方式防护:使用安全套(降低70%传播风险),戒烟(吸烟者HPV清除速度减慢),增强免疫力(均衡营养、充足睡眠)。

  3. 警惕癌变信号:比如接触性出血(性生活后出血);白带异常(水样、血性、恶臭);腰骶部持续疼痛等。

声明:本文仅用于大众科普 供稿 | 医学检验科  周浩泽 

 编辑 | 曹靖     

 校对 | 李富玉    

 审核 | 龙丽聪      

 主审 | 陈勇             

 签发 | 先桥

返回顶部